问题: 定义判断
犯罪预备,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、制造条件的行为。根据以上定义,下列行为中甲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的是:
A 甲乙丙丁四人预谋某晚去某超市盗窃,由甲提供一辆三轮车,届时甲因为害怕未去。由乙丙丁三人用甲提供的三轮车盗走超市的大批名贵手表
B 甲与乙有仇,遂寻机报复,一天甲得知乙一个人在家,便携带匕首向乙家走去,途中突然腹痛,只得返回家中
c 甲于某日携带匕首前往乙家,准备杀乙泄愤,途中遇联防人员巡逻
D 甲在树丛中向仇人乙射击,连开两枪未击中乙,乙因害怕而求饶,甲在能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不再开枪
解答:
c 甲于某日携带匕首前往乙家,准备杀乙泄愤,途中遇联防人员巡逻
A属于犯罪中止,B属于犯罪撤退,D都属于犯罪中止
中止的自动性是犯罪中止的本质特征,犯罪预备、犯罪未遂也属于犯罪的未完成形态,但是它们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。即不是出于犯罪分子本人意愿,而是由难以克服的外部障碍造成的。意志以外的原因主要有:(1)被害人的反抗;(2)第三者的阻止;(3)自然力的阻碍;(4)物质的阻碍;(5)犯罪人能力不足;(6)认识发生错误等等。在进行了犯罪准备,没有着手实行的情况下,因为情况有变,主动撤退,但未放弃犯罪意图的,不是中止。
版权及免责声明
1、欢迎转载本网原创文章,转载敬请注明出处:侨谊留学(www.goesnet.org);
2、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,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,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;
3、在本网博客/论坛发表言论者,文责自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