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留学知识库

问题: 古文中 声 和 音 分别是什么意思

古文中 声 和 音 分别是什么意思

解答:

  《说文》:“声,音也”解释为二者同义。
  而《礼记。乐记》:“感于物而动,故形于声。”郑玄注:“宫商角徵羽,杂比曰音,单出曰声。”。
  在应用实例中,声与音的用法与意义差不多相同。
  如可作名词:“平、上、去、入为四声。”--《南齐书。陆厥传》,《淮南子地形》:“清水音小,浊水音大”。
  也有作“言,言语”解,如“上用耳则下饰声”--《韩非子。有度》。陆机文赋:“非常音之所纬。”
作动词:“声其罪也”--作“张扬”解。也作量词,古今相同,这里不举例了。
  声、音最大的不同大概是在“通假”上了:
声在古文中通假为“圣”:“是以声人居无为之事,和不言之教。”音通假为“荫”:左传文十七年:“鹿死不择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