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题: 语文,呵呵~
求陶渊明,李白,苏轼等古代文化名人传记读后感4篇,800字,谢谢帮忙啊~~~~`
解答:
1.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
_____读《苏轼传记有感
刚一放假,每日不再忙忙碌碌着,却总感觉时间过于浪费,于是不停地给自己找事来做。前几天看了两位名人的传记,感触颇多。
苏轼在我心目中,一直是一个生活多坎坷的人,这样的人生经历可以教给学生一种写人的方法,平淡中写出变化,所以我选择了他的传记来读。而林肯一直是我崇拜的人之一,无论是他伟大的功绩,还是他的侃侃而谈,都深深吸引着我,终于在学校的图书室看到了他的传记,便一睹为快。
读完之后更加感觉到我们作为当代人的幸福。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。
大家都知道, 苏轼生活在宋代,可不一定有多少人了解,他历经了几个皇帝,而他的命运就掌握在几个皇帝手中。
欣赏他的皇帝当权,他便青云直上,上的速度之快,甚至超出他自己的想象。而一位新皇帝上任,且对他极为不满,他便恶运临头,惨遭发配,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。他的人生就是这样几起几落,他没有丝毫改变的余地。他推辞皇帝的封赏,不行;他更不能不听从皇帝的命令发配边远地区。他的命运完全掌握在别人手中。
林肯,从小过着衣不遮体的生活,到学校学习的经历只有一年,可他从来没有感叹,更没有抱怨,他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。虽然他因为读书耽误做许多事,也因此受到家长的责打,但他终于在书中成长起来。他无论走到哪里,都受到大家的欢迎,因为他会讲许多的故事和笑话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他有了自己的思想,他关心被奴役的人们,他是善良的,因此他被丢失推选参加总统的竞选,虽然几度失败,但最终,他通过辩论打败了对手,他成功了。他主宰了自己的命运。
我们现在人的生活完全由自己主宰,这是幸福的。只要我们肯努力,我们就会获得我们想得到的。
2.笔落惊风雨 ——读《李白传记》有感
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?奔流到海不复还;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?朝如青丝暮成雪……”李白的诗总是那么气势澎湃,气宇非凡,像闪电,穿越千年的风雨,震憾着我的心。
“朝辞白帝彩云间,千里江陵一日还,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舟已过万重山。”这又是何等的豪放!
李白是个豪放的诗人,但也不乏柔情衷肠,他的一首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竟也让人黯然神伤:“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孤帆远影碧空尽,惟见长江天际流。”难怪孟浩然听了这首诗后伤感得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。
我一直弄不清是什么力量造就了旷世奇才李白。读了《李白传记》后才明白,李白是以生命在写诗,所以才有了不朽的诗文。他那坎坷曲折的一生造就了一个伟大的浪漫诗人。
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后,李白的爷爷因逃难来到了西域胡地。李白在胡地长大,父亲李客却依然教他读书写字,以及一些大唐礼节。公元710年,李白十岁,这一年李白一家才返回大唐。生性顽皮的小李白,还是一样爱玩,直到有一天遇上了一个磨铁杵的老婆婆,悟出了“只要工夫深,铁杵磨成绣花针”的道理,才开始发愤读书。十二岁那年,李白就作出了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;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”这样的不朽之作。十五岁时,李白就告别家人,上大康山拜师赵征。二十岁又上峨眉山师从东岩子。五年后,李白告别东岩子,此后便浪迹天涯。
李白游历过许多山川湖泊和名胜古迹,这不但开拓了他的视野,更使他的心灵得到了滋润。他每到一个地方,总要结交几个豪杰之士,或是接济一些落魄文人。他不仅是诗人,也是豪侠。
李白的一生总是生活在现实与理想的冲实中。他对政治很有抱负,但因才盛遭忌,只做了两年的翰林学士,以致鹏鸟展翅翱翔的壮志受挫。他终日沉溺在诗酒中,其实是“抽刀断水水更流,举杯消愁愁更愁。”
旷世的诗仙李白,他的诗如长江黄河般直泻千里,波澜壮阔,是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奇迹!李白有着太多能令我们学习的地方,他对学习的态度、方法;他对政治的抱负、看法;他崇尚自由的生活态度;不畏权威的无畏精神……
3. 反弹琵琶--不欣赏陶渊明--读陶渊明传有感
我很不喜欢陶渊明这个人,而且一直想写文章评论一下他,也可以说是谴责他。也许我没有权利去谴责一位自古以来博得众人喝彩的著名诗人、隐士,但我不能改变对他的看法。
原来,我也有过想做隐士的念头,但无奈,人是善变的,最终,我还是不喜欢隐居这种生活方式。因为,仔细想想,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对: 小荷作文网 www.zww.cn ,你也可以投稿
真正的猛士,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,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!
如果你是足够坚强的人,就不会因为道路上的一块石头,而放弃走下去,然后折回原点。真正的猛士,敢于面对一切困难,即使它不可战胜,但他宁可牺牲生命,洒尽鲜血,也不会向命运低头,要向它挑战!
上学期学习了陶渊明的《五柳先生传》,文中的五柳先生正是陶渊明的化身,其实他是在写自传。他很多话都在说,自己有志向,有远大抱负。既然这样,为什么还要隐居?为什么不离开山村,回归朝廷,做一番事业?俗话说:有志之人立常志,无志之人常立志。“常著文章自娱,颇怀己志……”难道他的志向只能用语言来表达,而不能用行动来表现?他在文章中写,他的生活很艰苦,房屋四处漏风,不蔽风日,生活如此恶劣,却没有上进心。还整天去别人那里喝酒,喝得酩酊大醉,这就是所谓的有志之士?
在仕途之路上,只经受了一点挫折,就辞官回家,退隐江湖,我极度鄙视这种做法。相反,在这方面,我很欣赏李白,虽然在朝廷受其他大臣排挤,受尽谗言,被迫弃官。虽然他此时的心情很抑郁,但他仍持有坚定的信念和足够的信心,而且他相信: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”
陶渊明不敢直视惨淡的人生,不敢挑战坎坷的命运,不敢牺牲自己的生命,不敢打击腐败堕落的朝廷,不敢像屈原一样为了国家而付出一切!他所做的,只有躲在小山村中隐居,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,国家正值危急存亡之时,而此时他还在怡然自得地采菊。
3.待定--实在难找
版权及免责声明
1、欢迎转载本网原创文章,转载敬请注明出处:侨谊留学(www.goesnet.org);
2、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,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,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;
3、在本网博客/论坛发表言论者,文责自负。